paint-brush
“浏览器大战”如何改变了互联网的格局经过@strateh76
4,843 讀數
4,843 讀數

“浏览器大战”如何改变了互联网的格局

太長; 讀書

10 多年来,Internet Explorer 一直是主要的浏览器。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名为浏览器大战。 2021 年 3 月,微软停止支持 Internet Explorer 的继任者 Edge 浏览器的经典版本。该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 Chromium 引擎的更新版 Edge,这证实了谷歌的绝对统治地位。
featured image - “浏览器大战”如何改变了互联网的格局
Shariy Ivan | Content marketer & Copywriter HackerNoon profile picture


谷歌 Chrome 自信地统治着其他浏览器,占据了全球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10 多年来,几乎每台计算机上都安装了 Internet Explorer,它仍然是主要的浏览器。然后是激烈的竞争,通常被称为“浏览器大战”。


今天,Internet Explorer 在记忆中还活着,主要是因为模因——它在竞争中输给了更年轻的竞争对手。 2021 年 3 月上旬,微软停止支持 Internet Explorer 的继任者 Edge 浏览器的经典版本。该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 Chromium 引擎的更新版 Edge,这证实了谷歌的绝对统治地位。

浏览器大战:一切从哪里开始


1989 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CERN) 的初级研究员 Tim Berners-Lee 提出了一个简化该组织信息收集的想法。他的想法是将所有文档存储在一个 Web 服务上,并通过超链接将它们链接起来。


他的同事罗伯特·卡约 (Robert Cayo) 前来帮忙。 1990 年,爱好者创造了 HTML 语言、HTTP 协议和 URI 标识符。 1990 年 11 月 12 日,伯纳斯-李公布了浏览器的名称 WorldWideWeb(后更名为 Nexus),并于当年圣诞节发布了浏览器。 12 月 20 日,第一个网站出现了——它解释了 WorldWideWeb 的概念。


Tim Berners-Lee 和 Robert Cayo 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工作。万维网只显示字母和数字——没有图片或图形。这组功能是浏览、更新和超链接。 1991 年,邀请第三方开发商加入该项目。



Tim Berners-Lee 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能研究它的结构,他的发明的真正潜力就会真正发挥出来。他想免费提供源代码,这需要说服 CERN 的当局。


1993 年 4 月, CERN 宣布 WorldWideWeb 为免费平台。 Tim Berners-Lee 没有因为他的发明收到一分钱。那一天为其他网络开发人员开辟了新的机会。 2003 年,新浏览器的作者从 Berners-Lee 的例子中汲取灵感,并在没有版税的情况下工作。


蒂姆·伯纳斯-李被问到“你是否对在网络上‘兑现’有过复杂的情绪?”


他的回答很体面:“不是真的。只是如果这项技术是专有的并且在我的完全控制之下,它可能不会起飞。使 Web 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它的普遍性是必要的。你不能提议某物成为一个普遍的空间,同时保持对它的控制。”


1994年,他搬到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万维网联盟(简称W3C),并担任该联盟的董事。这个国际社区致力于在软件中实施标准。


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获得了荣誉,该展览致力于展示影响世界的英国杰出人物、发明和产品。他亲自参加了仪式。

浏览器大战:Little Netscape (Mosaic) 及其致命错误


源代码发布后,许多开发者受到启发发布了他们的产品。 1992 年到 1993 年间,出现了几个浏览器:MidasWWWW、MacWWWW 和 tkWWWW。最早的浏览器之一,基于文本的Lynx ,至今仍在使用。除了名称末尾的三个 W 之外,新来者重复了同样的问题 - 他们完全复制了 WorldWideWeb,没有提供任何革命性的东西。只有 ViolaWWW 试图集成图形界面。


伊利诺伊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 (NCSA) 的编程专业学生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 能够推动事情发展。 1993 年,他创建了Mosaic 浏览器并免费赠送给 200 万用户。新浏览器界面简洁明了,运行稳定。


Mosaic 还有一个其他浏览器都无法夸耀的重要特性:它在同一页面上显示图片和文字,而其他浏览器则在单独的窗口中打开它们。 Mosaic 用户可以自定义文档的背景、标题的字体和文本本身。


Mosaic 的主要优点是它的跨平台能力:它可以在当时的所有操作系统上运行。因此,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浏览器拥有80% 的用户份额也就不足为奇了。


Marc Andreessen 与 Silicon Graphics 的创始人 James Clark 一起创立了软件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为了避免 NCSA 的许可问题,公司更名为 Netscape Corporation,浏览器更名为 Netscape Navigator。它基于马赛克的源代码。



24 岁时,马克·安德森拥有 5600 万美元的财富,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那时,Netscape 已经可以在加载和处理电子邮件时显示页面。改进还影响了与潜在用户的互动。当浏览器的功能显着丰富时,James Clark 提出了共享软件分发模型。这是一种免费试用订阅,向用户介绍所有功能,然后提供购买服务。但对于非商业用途,浏览器是免费下载的。


业务蒸蒸日上,公司的收入也从 1995 年的 8500 万美元增加到 1996 年的 3.46 亿美元。很明显,没有稳定的资金,你不可能靠自己成为领导者。 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在两年内发展到 1,300 名员工,如果没有投资者 James Clark 的投资,这一切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然而,Netscape 的创始人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们没有从 NCSA 购买 Mosaic 的源代码。 Spyglass 购买了权利,但没有使用一行代码来开发他们的 Spyglass Mosaic 项目。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Netscape Vs。 IE浏览器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对 Internet 技术的未来持怀疑态度,直到他看到 Netscape 的巨大成功。他以 800 万美元的价格从 Spyglass 购买了 Mosaic 源代码。对于 Netscape Communications 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与一家规模是其数倍的公司竞争,而不是单独的爱好者。


微软直到 1995 年推出 Windows 95 Plus 时才隐藏一张王牌。前一年,由比尔盖茨监督的六名程序员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 Internet Explorer (IE) 的浏览器。它的第一个版本预装在 Windows 95 服务包中。


三个月后,微软推出了第二个 IE 浏览器版本,与最初的 Mosaic 没有太大区别。但是 IE 2 是免费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包括商业用户。微软在浏览器中添加了编码,全世界的用户对此都非常感激。他们能够以他们的母语查看页面。


随着Internet Explorer 3 的发布,形势开始向对 Microsoft 有利的方向发展。 Netscape 著名的速度和便利是 IE 3 的优势——它支持 JavaScript 和 CSS。 Netscape 还没有准备好:使用最简单的 CSS 元素,浏览器会冻结并刷新页面。对于那些流量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令人反感的。


1997 年 10 月,IE 3 被 Internet Explorer 4 取代,几乎完全集成到 Windows 98 中。熟悉的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基于浏览器,操作系统界面充满了超链接的外观。 IE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反超竞争对手Netscape。


此时,第四版浏览器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他们不喜欢浏览器内置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但无法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删除或安装。美国政府认为它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并对该公司提出了指控。冲突在 2001 年得到解决:微软同意提供 IE 作为第三方软件。


1999 年 3 月推出的 Internet Explorer 5 在刷新时停止重新加载页面。新技术称为 Ajax。为了让 Netscape 死亡,IE 5 默认内置于几乎所有 Windows 以及 Office 2000 应用程序套件中。


与此同时,Netscape Navigator 易手,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2003 年,浏览器团队解散,该团队在 90 年代末被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AOL 收购。但在离开战场之前,开发人员像 Tim Berners-Lee 曾经那样开放了源代码。他们希望公司创始人的工作能够继续下去。


我还推荐阅读我的文章The Life and Times of Adobe Flash Player Gaming

浏览器大战:灰烬重生 - Firefox


该代码构成了非营利组织 Mozilla 基金会浏览器的基础。该浏览器的第一个精简版曾被简单地命名为 Phoenix,但由于商标注册问题,它更名为 Firebird,最后更名为 Firefox。


Firefox 本质上成为了 Netscape 的继承者,就像奥斯曼帝国成为拜占庭的继承者一样。


在 Mozilla 于 2004 年 11 月开放 Firefox 供下载之前,在狭窄的程序员圈子中开发和测试浏览器花了几年时间。公众对第一个版本的软件表示赞赏,而 IE 霸权的仇恨者和 Netscape 的粉丝则热衷于微软当之无愧的对手的出现。他们甚至在《纽约时报》上买了一整版来做广告。



在 Mozilla Firefox 发布前一年,比尔盖茨的公司推出了第六版 Internet Explorer。它为开发人员创建功能齐全的 Web 应用程序开辟了可能性,但这次在操作系统中全面实施的政策与 IE 发生了冲突。新功能并不通用,只能在资源管理器和 Windows 中使用。


Mozilla Foundation 和 Opera Software 及时注意到了技术不兼容的问题,因此他们成立了 Web、超文本、应用程序和技术工作组(WHATWG)。它致力于为 Web 开发创建新的开放标准,并将其发送给 W3C 联盟批准。

浏览器大战:Opera 和 Safari

早在 1994 年,挪威电视公司 Telenor 就开发了 Opera 浏览器的第一个版本。首先,它是为企业使用而推出的,然后是为其他所有人推出的。 Opera率先推出了标签页(hotlist)的雏形,本可以成为IE与Netscape的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三方,但付费浏览器无人问津。



在第三个和第四个版本中,共享软件模式被横幅广告(付费禁用)所取代,而在 2005 年,付费模式被完全放弃。 Opera在5.10版本率先加入了手势控制,甚至还连接了ICQ客户端,但当时并不流行,在浏览器中也没有持续多久。


创新、独有的功能和低连接时的快速操作是 Opera 的三大支柱,由于这些,该浏览器在 2000 年占据了一小部分但很重要的市场份额。


从第 7 版(2003 年)开始,Opera 在新的 Presto 引擎上运行,并将 CSS 添加到它的武器库中。它成为互联网技术出现的真正先驱,从创建语音控制和 Unicode 支持到适合宽度技术,允许页面适应屏幕大小。



最后一场比赛是苹果公司及其 2003 年创建的Safari 浏览器。到 1997 年,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临时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乔布斯迅速做出反应,关闭了 Newton、Cyberdog 和其他产品线,但他的下一步行动似乎不可想象——与主要竞争对手微软达成为期五年的协议。


比尔盖茨同意向苹果投资 1.5 亿美元,两家公司解决了所有法律纠纷。但还有其他事情。在达成协议之前,Macintosh 计算机仅与 Netscape Navigator 一起销售。为了这笔交易,Microsoft 为 Mac 开发了 Internet Explorer,而Apple 默认内置了它。 Netscape 浏览器并没有被禁止使用,而是作为替代品提供的。


Safari 是关于探索非洲的野生动物,也就是在荒野中航行。 Apple 希望该名称能够反映用户在浏览器中的发现。但是 Explorer 和 Navigator 已经被 Microsoft 和 Netscape 接管了。


Safari 的一项功能是先进的 WebKit 引擎,其代码在两年后才部分被发现。此外,Safari 的开发者也没有搁置 bug,并试图尽快修复它们。第二版浏览器率先通过了 WaSP 的 Acid2 测试,该测试用于测试浏览器是否符合 Web 标准。 Safari 也相对较快。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Internet Explorer 与 Internet Explorer 的较量。歌剧与。野生动物园与。火狐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起点是 2004 年:Internet Explorer 风靡一时,而较小的浏览器则想方设法打垮这个巨头并瓜分其受众。据统计,到 2004 年,IE 的市场份额为 80%,Mozilla 为 12%,Netscape 为 2.2%,Opera 为 1.6%。


2004 年之前,微软松了口气,开始犯年轻对手常犯的错误。 Internet Explorer 7 在沉寂了五年后问世,尽管之前的版本已经很长时间不适合 Web 开发人员了。他们急忙跑去比赛。


Internet Explorer 7 于 2006 年 11 月发布,只能在获得许可的 Windows 上运行。然而,在一年之内,IE 的市场份额增长了一点,因此允许在盗版操作系统上安装新版本。但这没有帮助。 2007 年 1 月,IE 首次开始流失用户。



根据 IE 5 的开发者Hadi Partovi的说法,最新版本失败的原因是错误的开发方法。一开始,微软组建了一支呼吸新浏览器的团队,并看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打入市场并取得第一。当目标实现时,公司相信其强有力的领导,并将重要的团队成员转移到 MSN Explorer。那些留下来的人正在调整以前的版本以适应特定的操作系统。


从技术角度来看,Internet Explorer 已经从创新者变成了追赶者。浏览器最终与系统分离,添加了选项卡和一个单独的请求输入字段,对打开的页面进行分组并查看缩略图。 Windows 用户在浏览器(RSS 阅读器)中拥有自己的新闻提要,可以使用 CSS 对其进行自定义,包括在视觉上。


事实上,几乎所有上述创新都已经出现在第一代 Firefox 中。


比 IE 7 早一个月,也就是 2006 年 10 月,Firefox 2.0 问世了。它增加了 Explorer 7 刚刚引入的功能。例如,Firefox 的每个选项卡上都有一个关闭按钮和自动更正单词。如果浏览器突然崩溃,Firefox 可以恢复之前的会话。以及其他一些添加,没有它们就无法想象现代浏览器。 Firefox 2.0 推出了反网络钓鱼程序,并基于新的 Gecko 1.8.1 引擎。



2005 年,Firefox 1.5 创造了下载记录。到 10 月中旬,该计数器显示了1 亿次下载。 Firefox 2.0 发布一天后,它的下载量就超过了 200 万次。与此同时,谷歌在出道前就在试探市场。 2006 年,Mozilla 基金会因将 Google 搜索构建到搜索提示中而获得了6150 万美元的版税


Internet Explorer 向 Opera 发起了一场公开的战争。它始于 2001 年,当时 Opera 限制了对网站MSN.com的访问,但在反托拉斯服务部门介入后,该限制很快被取消。然而,浏览页面内容的问题并没有消失,尽管该网站没有提供 Opera 无法承受的东西。


微软试图惹恼 Opera 的事情发生在 2003 年。Opera 用户突然发现MSN 页面变形了——元素向左移动了 30 像素。微软称这是Opera Software的一个小故障,但挪威人调查发现盖茨的公司是故意的。微软不承认错误。


一年后,Opera Software 向 Microsoft 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和一封纸质信函,抱怨 Opera 所有者在他们的 Hotmail 中收到了不完整的 JavaScript 文件。因此,用户无法清理他们的垃圾邮件文件夹。微软没有回应或修复该错误。



尽管存在障碍,Opera 还是有所改进。 2005 年, Opera 8推出了一个简化的界面——主页变成了一个搜索引擎。下一次更新使浏览器完全无广告。版本 9 已经通过了 Acid2 测试,并且是最早支持 torrent 下载和小部件的版本之一。


2009 年发布的第 10 版是全球修订版。在许多方面,它使 Opera 成为最舒适的浏览器之一。此外,挪威人率先向移动互联网开放了浏览器世界。

浏览器大战:Chrome 登场


Internet Explorer 在 Firefox 积极增长时放慢了速度,到 2007 年底达到 20% 的市场份额。Firefox 被预言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没有谷歌浏览器,它可能会到来。它于 2008 年 9 月亮相,尽管有关其开发的谣言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


在 Chrome 发布之前,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才说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创建他的浏览器。 Chrome 在开源 Chromium 和 Safari 久经考验的 WebKit 引擎上运行,使其成为最快的浏览器。它通过在其平台上投放广告自信地进入市场,并积极赢得市场份额。

没有其他程序像 Chrome 一样拥有如此多的本地化版本(提供 43 种语言)。


Chrome 可以在从 XP 开始的所有 Windows 版本上运行。 2009 年,该公司希望提供 Mac 和 Linux 版本。与此同时,谷歌并没有停止向 Mozilla 基金会支付费用,以将其默认搜索引擎应用于 Firefox。合同直到2014年才结束。


Chrome 的界面与其前身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极简主义。起初,这不是很高兴,但后来好处就很明显了——为网站提供更多空间。浏览器结合了链接输入和搜索栏,自动确定什么是什么——这项技术被称为多功能框。最重要的是,谷歌增加了对插件的支持。


开发人员选择了一种新的浏览器架构方法:站点或插件在 Windows 中作为单独的进程运行,如果其中一个选项卡出现错误,其余选项卡将继续其工作。谷歌浏览器很快进入了移动市场,挤压 Opera 并同步了移动和桌面帐户。



然后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创新功能和内部改进。谷歌几乎每两个月更新和改进 Chrome。该浏览器在十年内更新了 69 次,而微软和 Firefox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发布更新版本。


当 Google 将插件改进到 Firefox 的水平时,该公司将注意力转向了安全性。这就是世界开始谈论 HTTPS 协议的方式。所有没有使用它的网站都开始被 Chrome 称为不安全的。


Internet Explorer 继续失去人气。 2009 年,该浏览器开始显示启动画面,供欧洲用户按照欧洲法院的要求试用其他浏览器,进一步损害了微软的垄断地位。此外,Safari 开始在 Windows 上运行,在速度上超越了 IE 和 Firefox。


随着高性能 Firefox 3.0 的推出,微软的受众首次变得不到市场的一半——只有 46%。随着Firefox 3.5浏览器的更新, Mozilla的份额增加到32%。


2011 年 11 月,Chrome 首次超过 Firefox,获得了 27% 的用户。六个月后,Internet Explorer 不得不让位给 Chrome。


2012 年 7 月,Chrome 拥有33% 的市场份额。 IE持股32%,到年底,巨头之间的差距扩大到6%。谷歌在广告活动上不遗余力,并且知道如何适应受众的意愿。届时,微软又使出了没有最老实的竞争手段。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预料到失败,将 Chrome 作为窃取信用卡数据的软件添加到其病毒库中。


挪威歌剧院的观众甚至不到 2.5%。尽管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所有用户都愿意为便利付费。他们去了其他平台,厌倦了破解每一个更新。如今,该浏览器占据的市场份额刚刚超过 2%。



Mozilla 在 2020 年解雇了数十名员工,以节省资金用于创新投资。公司决定量入为出,在不久的将来不会花得太多。


Firefox 有尊严地捍卫了 Netscape 祖先的荣誉。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Mozilla 挡住了微软对浏览器市场的进攻。 2010 年,该公司与 IE 保持一定距离,分别为 32% 和 46%。 Chrome 正在迈出第一步。今天,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Firefox 在全球市场上排名第四。


Safari 排在第三位。史蒂夫乔布斯公司未能将浏览器变成行业巨头,只能停止支持 Windows 上的浏览器并专注于其产品。


谷歌浏览器是新的 Internet Explorer。如今,全球超过 65% 的用户都在使用它,其中 Microsoft Edge 以 10% 的比例成为第二受欢迎的浏览器。苹果浏览器(Safari)主要供购买苹果产品的人使用。

结论:浏览器的新战场

专栏作家 Dieter Bohn 写道,智能手机将成为第三次浏览器大战的新战场。但是每个用户都必须回答相同的问题“您会信任哪个移动浏览器来处理您的个人数据?”


事实上,自 2000 年 Opera Mobile 及其简化版 Opera Mini 于 2006 年发布以来,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大战一直在进行。随着新版本的发布,它们添加了与计算机浏览器相同的功能。几年后的 2008 年,Apple 推出了移动版 Safari,并每年更新三次。



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苹果的浏览器在 2009 年占据了 34% 的市场份额。Opera 占 25%,诺基亚和黑莓分列第三和第四位。除了 Opera 之外,所有这些都与其操作系统相关联。挪威人真的为他们的移动用户而战。


2015年10月,UC浏览器意外成为全球第二受欢迎的手机浏览器。中国阿里巴巴集团UCWeb旗下的移动浏览器一举超越了评分暴跌一年的Safari,并突破了17%的大关。大部分增长是由于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新用户,这些国家人口最多(不包括美国)。


2012 年 12 月,UC 浏览器在美国开设了办事处,并认为带有卡通松鼠的图标不会引起美国人的兴趣,因此需要进行更改。结果,动漫啮齿动物变成了抽象人物。



UC 浏览器的主要优势是基于云的技术,该技术可将流量压缩多达 60% 以减少页面加载时间,并在公司提供浏览器的每个国家/地区对内容进行本地化。与本地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提高了浏览器的可用性并增加了下载量。


很容易解释 Safari 在移动设备上的流行:iPhone 和 Mac 上默认使用该浏览器。然而,最近, Firefox 也可以在它们上使用。 Chrome 有不同的命运:几乎所有现代浏览器都使用的 Chromium 代码在 Android 上表现最好。


手机版 Chrome 于 2012 年夏天问世,当时 PC 版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浏览器。人们正在安装他们在 PC 上使用的熟悉的浏览器。


最后,我要感谢万维网的发明者 Tim Berners-Lee。如果没有它的发明,没有人知道人类会以多快的速度开始沉浸在数字技术中,以及浏览器会如何发展。 Elastic PathHackernoonPlerdy和数以千计的其他项目可能不存在。 Web 开发会有所不同。


Tim Berners-Lee 的发明极大地加速了人类的发展。


我还建议您阅读: